學生讀一:前言
·中華五千年文化,靠文字的記載,才能夠一脈相傳。要承傳我們的傳統文化,必須正確認識文字,而後才能正確解讀經典。
·漢字現在雖發展到五萬多個字,乍看似乎是一個龐大可畏的數目,不過章太炎先生統計,最早的初文,只不到五百字,只要認識這四百多的初文,學會用這些初文,是怎樣兩兩組合成會意形聲的方法,就能提綱契領,不難認識所有的文字了。
·四十多年前,我曾在東吳大學,講授文字學、聲韻學,三年前又應淨空老法師之命到馬來西亞教育中心,及北京國學師資培訓班講授文字學,對如何引導學生們欣然的學習漢字,略具心得。
·市面上我找不到一本適合初學,又正確無誤的文字學教材,本書是據我原先的講稿,及先師林景伊(尹)先生授課時的筆記,以及景伊師編著的《中國文字學概說》等材料,費時年餘編成的入門教材,獻給正在學習和發心承傳傳統文化的老師、同學以及愛好文字學的朋友們,希望借著本書,對漢字能有基本的認識,然後能夠更進一步研治《說文》,漸漸地深入傳統文化。
筆記大綱:
(1)屬象形與指事的字為初文,不可再分析。 偏重字義的稱為會意字,兼聲叫形聲。 最初初文有四百八十九字,孳衍、組合有五萬多字。
(2)廣義文字學包括:形、音、義。狹義來說,著重講形稱為文字學,著重音稱為聲韻學,著重義稱為訓詁。文字學以《說文解字》為教科書,段玉裁先生的《說文解字注》最全面;聲韻學的教科書為《廣韻》,《爾雅》是訓詁學的必備書。爾:近; 雅:正,合起來看,《爾雅》就代表近乎正確的解釋。
學生讀二:緒論
一、中國漢字的初造
《說文解字敘》:“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於天,俯則觀法於地,視鳥獸之文,與地之宜,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於是始作《易》八卦,以垂憲象。及神農氏結繩而治,而統其事,庶業其繁,飾偽萌生。黃帝之史倉頡,見鳥獸蹏(ㄊㄧ)迒(ㄏㄤ)之跡,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,初造書契。”這一段話包括了兩層意思:第一層意思是推本造字之源為八卦與結繩;第二層意思是說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。
板書一:
聲 音
韻
古無輕唇音
ㄅ ㄆ ㄇ (略帶鼻音):重唇
f:上齒咬下唇為輕唇
所以今音的輕唇為古音的重唇,今音讀伏羲氏,古音就讀為庖羲氏,包羲氏和宓羲氏。(老師講)
古無輕唇音 古無舌上音(要點)
學生讀三:
(一)八卦
1、八卦創作的時代
“八卦”相傳是“庖犧氏王天下”時作的,《周易系辭》和《說文解字敘》都這麼記載著。所謂庖犧氏,可以認為我國上古史上一個漁獵時代的代表。因此,八卦很可能就是我國漁獵時代製作和使用的簡單表意符號。
2、八卦取法的對象
漁獵時代的初民們,“近取諸身”,發現人類中有男性和女性,生理上截然不同;又“遠取諸物”,發現天總是相連而無際,地卻是常被河川隔斷而有缺陷。於是畫“一”代表男性、天象,以及一切陽剛之物;畫“”代表女性、地象,以及一切陰柔之物。但是天地之間,事物至多至繁,不是陰陽兩符號所能全部代表。於是先民們又把“―”、“”的符號平行重疊起來,於是有了八卦。
3、八卦代表的意義
“八卦”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呢?現在已經無法詳細而正確地知道了。《周易》十翼的《說卦》,以為八卦代表的意思是這樣的:
☰ 乾,為天 ☷ 坤,為地
☳ 震,為雷 ☴ 巽,為風
☵ 坎,為水 ☲ 離,為火
☶ 艮,為山 ☱ 兌,為澤
當然這只是後人演《易》之詞,絕不真正是八卦原始的含義。
板書二: ―(陽爻) (陰爻)
陽爻代表天,男,龍;陰爻代表地,女
☰(乾卦) ☷ (坤卦)
《易經》中用九代表陽爻,用六代表陰爻,因為陽可兼陰,陰不可兼陽。
“南華誦罷夜如水,風卷星河下碧溪。”(老師作詩)
學生讀四:
(二)結繩
如何用結繩的方法表示意思呢?唐孔穎達《周易正義》引東漢鄭玄的話,說:“事大,大結其繩;事小,小結其繩。”說得比較簡單;唐李鼎祚《周易集解》引《九家易》說:“古者無文字。其有約誓之事,事大,大其繩;事小,小其繩;結之多少,隨物眾寡。各執以相考,亦足以相治也。”就比較詳細了。這些尚近情理的推測啟示我們:
1、結繩的目的
代替文字以為約誓的記錄。
2、結繩的方法
(1)大的事物,結大結;
(2)小的事物,結小結;
(3)結的多少,表示事物的多少。
3、結繩的判斷
(1)各關係人分執繩結相同的繩子;
(2)屆時共同回憶繩結代表的事物;
(3)確定繩結的意義。
(四)結繩的效用
使人民的約誓有繩結作憑據,而減少糾紛。
林勝邦《涉史餘錄》記載琉球所用之結繩,分指示、會意兩種:“凡物品交換,租稅賦納,用以記數者,則為指示類;使役人夫,防護田園,用以示意者,則為會意類。”他們結繩的材料,據說多用藤蔓、草莖或樹葉。蔣善國《中國文字之原始及其構造》記載秘魯人利用“結子”的記事方法:“凡人民之統計,土地之界域、各種族及兵卒之標號、命令之宣佈、刑法之制定,以及死者之墓誌,莫不賴之。甚至由遠省來者,無論觀風進貢或宣戰等,必須帶結子以為通告之符信。其法以一主繩繋有定距離之各色繩子。于各小繩上,因事之種類,而各異其結,且以各種顏色以代表等等事項;如紅色代表軍事及兵卒,黃色指明黃金,白色表明銀及和睦,綠色象征禾榖等類。又單結表示十,雙結為二十,重結為百,二重結為二百,餘類推。古秘魯各城中皆有專門講解結子之官吏,名為“結子官”。此種官吏對於結子講解之技藝極為嫻熟,惟須藉口語之助,始能將意思達出。現今秘魯南方之印第安人尚有精通古代所遺留之結子者。”這些材料,都可以使我們對於結繩的情形有更詳細的了解。
(三)書契
相傳“初造書契”的是倉頡。這不但見於《說文解字敘》;也見於《世本》、《韓非子》、《呂氏春秋》、《淮南子》、《漢書 藝文志》、《論衡》等書。倉頡是什麼時代的人呢?《說文》根據世本,以為是“黃帝之史”;章太炎先生在《檢論》卷一《造字緣起說》中云:“一二三諸文,橫之縱之,本無定也;馬牛魚鳥諸形,勢則臥起飛伏,皆可則象也;體則鱗羽毛鬣,皆可增減也;字各異形,則不足以合契。倉頡者,蓋始整齊畫一,下筆不容增損。由是率爾箸形之符號,始為約定俗成之書契。”所說最為明正通達。倉頡以前,各部落所作表意的符號並不一致,倉頡很可能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主持統一文字的人。
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——《論語》(老師引用經文)
筆記大綱:
文字用以記載語言,語言用來表達內心的意思。沒有語言之前,先民用幾個簡單的聲音來表達意思。語言受時間、空間的限制,無法傳達久遠。語言不夠用了,才有文字出現。文字絕非由一人、一時、一地創造的,南北造字不同、先後年代造字不同,意思相同。倉頡是主持統一文字的人。
學生讀五:
(四)從甲骨文推斷漢字的初創
甲骨文字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和牛胛骨的上文字。殷人信鬼神而喜占卜。占卜的時候,先在龜甲上鑽孔然後再燒,視其裂紋以定吉凶。占卜的人再把所占的事記在甲骨上面。多數是刻上再涂墨或硃砂,也有用筆寫上而不刻的。甲骨文在隋唐時代就有出土,未有人注意。清光緒年間,有人以甲骨分龜板。龍骨二種,當藥材賣給藥店。光緒二十五年(一八九九),王懿(ㄧ)榮在甲骨上發現文字,從此為人所重視,私人挖掘出售甚多。民國十七年,中央研究院與河南博物館合作發掘,在河南安陽縣小屯村(殷墟)先後獲得甲骨十一萬片,據董作賓的估計,總字數在三千以內;李孝定集其可識之字,有一三七七個。其中有“依類象形”的初文,也有“形聲相益”的字。象形字沒有固定的構造,可以隨意增減。如龜字,可有尾,可無尾,或正,或側,或兩足,或一足,或無足。會意字比現在更明確,如牧字,牧牛則加牛旁,牧羊加羊旁。犬、豕、馬、羊、鹿等字,都可加匕或土,以分雌雄。形聲字是由初文加山、水、土、阜、人、木等等偏旁而成,其中部分可以認為是初文的繁文異體。
安陽是殷朝盤庚的故都,小屯村的東、北、及西北方,都有洹水環繞,正是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所說:“項羽乃與期洹水南殷虛上。”的殷虛。盤庚遷殷約在西元前一三八四年,上距黃帝建國大約相隔一千二百多年。殷虛所得的甲骨文既已近三千之多,而且包括了初文和孳乳字,顯然不是短時間中所能創造,必有長久的演進過程,那麼我們相信:在黃帝之時,中國文字當已產生。因此,《說文解字敘》所說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,可能性就很大了。
筆記大綱:
(1) 一八九九年,出土甲骨文十萬多片。甲骨文研究距今一百多年,研究甲骨文的四大家為,羅振玉,王國維,郭沫若,董作賓。董作賓考證出司馬遷在《史記·殷本紀》中記載的商朝帝王傳承的歷譜,可為信史的作證明。
(2)學習甲骨文的參考書籍為李孝定的《甲骨文集釋》
(3)學習《說文解字》最好的方法為圈點(斷句)許慎《說文解字》原文與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。第一遍圈點許慎《說文解字》和段注;第二至第四遍圈點段注;第五遍圈點許慎《說文解字》和段注。